六安瓜片(又稱片茶),為綠茶特種茶類。采自六安當地特有品種,經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通過獨特的傳統加工工藝制成的形似瓜子的片形茶葉。
六安瓜片色、香、味、形皆佳,大多數的茶葉能喝出回香,六安瓜片入口的明亮與回韻的清甜則卓爾不群。
六安瓜片的選購常識
正常氣溫年景,新茶一般在谷雨前十天內即可產出,真正葉片營養豐厚的茶草應在谷雨前后幾天內。選購品嘗“六安瓜片”通常要把握以下幾個要點:即從干茶和泡茶兩個角度考量茶的“色、香、味、形”。
一是干茶評賞。
望色:通過觀望應具備鐵青(深度青色)透翠,老嫩、色澤一致,可見烘制到位。
聞香:通過嗅聞應具備茶的清香透鼻的香氣,尤其是猶如燒板栗那種香味或幽香的為上乘,有青草味的說明炒制功夫欠缺。
嚼味:通過細嚼應具備頭苦尾甜、苦中透甜味覺,略用清水涮口后有一種清爽甜潤的感覺。
觀形:通過察看應具備片卷順直、長短相近、粗細勻稱的條形,可見形狀大小一致、炒功到位。
二是干茶發湯品嘗。
茶具一般選用白瓷茶杯(碗)。以泉水或深井水為佳,沒有條件的可選用礦泉水或純凈水等PH值接近于中性的水質為適宜。根據茶具容量,放入茶葉適量,清淡適中,不宜過多。為避免片茶原香流離,當今有人主張用開水高沖、緩收、起壺至茶具2/3處加蓋稍候片刻(新嫩茶不宜滿加蓋)。片刻后,即可品鑒。步驟如下:首先聞其香??拷肟诨蚩诿?,感覺是否有悠悠的茶葉清香;以其香味濃度體驗茶葉的香醇。二是望其色。用碗蓋撥動茶葉查看湯色,一般是青湯透綠、清爽爽的,沒有一點的渾濁。其葉片顏色一般是谷雨前十天的茶草制作的新茶,泡后葉片顏色有淡青和青色的,且不勻稱。相近谷雨或谷雨后茶草制作的片茶,泡后葉片顏色一般是青色或深青的,而且勻稱,茶湯相應也濃些,若時間稍候一會兒青綠色也深些。三是品其味。通常是先慢喝兩口茶湯后,再小呷細細品味,正常都有微苦、清涼、絲絲的甜味;葉片營養生長豐厚的茶草制作的片茶,沏泡的茶湯,往往能夠使你明顯感覺到茶湯的柔度。四是觀其形。干茶開水發湯后,先浮于上層,隨著葉片的開湯,葉片一一地自下而上陸續下沉至杯碗底。由原來的條狀開發為葉片狀,葉片大小近同,片片疊加。
六安瓜片的一般品嘗有4個步驟:
嘗茶:從干茶的色澤、老嫩、形狀,觀察茶葉的品質。
聞香:鑒賞茶葉沖泡后散發出的清香。
觀湯:欣賞茶葉在沖泡時上下翻騰、舒展之過程,茶葉溶解情況及茶葉沖泡沉靜后的姿態。
品味:品賞茶湯的色澤和滋味。品飲前,先用“高沖、低斟、括沫、淋蓋”等傳統的方法沖泡。品飲時,用右手食指、拇指按住杯邊沿,中指頂住杯底,戲稱“三龍護鼎”品茶工于煎,重在品茶湯的湯花。對茶湯的色、香、味,形以色為主。
六安瓜片已成為皖西名片
近年來,“六安瓜片”經歷了一系列的潮起潮落,其產量曾一度嚴重滑坡,為了使“六安瓜片”老枝綻新蕾,切實改變其生產工藝簡化、規格下降的實際情況,六安市委、市政府從抓品牌、品質、品位入手,強力突出“六安瓜片”產地、工藝和品質的獨特優勢,進一步發掘“六安瓜片”深厚的歷史積淀,使“六安瓜片”這一深待閨中的少女,再一次煥發出青春亮麗的光彩。
據六安茶葉協會儲秘書長介紹說,六安瓜片產地分內山和外山。目前,內山茶年產約10噸,外山茶30多噸。六安市茶園基地已發展到15萬畝,作為中國十大名茶以及悠久歷史的昔日貢品,“六安瓜片”成為帶動地方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當地政府重點抓基地建設,2010年左右,茶業基地將擴大到20萬畝,其中5萬畝是有機茶,15萬畝為綠色無公害基地。
在產業發展方面,六安市通過實施“龍頭企業、農戶加地理標志加專營店”的六安茶葉產業化模式,既保證了茶葉品質,又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
目前,六安市正按照安徽省已出臺的《關于加快茶產業發展意見》所帶來的機會,圍繞“四化”,做大做強以六安瓜片為龍頭的六安茶產業。一是規?;?。以有機茶生產示范基地和茶葉出口基地建設為載體,力爭到2012年,使六安瓜片茶園面積發展到1萬公頃以上;二是產業化。以骨干企業為龍頭,通過3年努力,力爭培育兩家超億元、5家以上超千萬元的龍頭企業;三是標準化。以專業合作組織為紐帶,健全六安瓜片生產技術標準,提高科技創新和質量安全水平。四是品牌化。以市場體系建設為抓手,強化六安瓜片宣傳推廣,健全市場營銷網絡,繼續辦好每年一度的六安瓜片茶文化節。力爭到2012年,使六安瓜片干茶產量達100萬公斤,實現產值10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