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戰略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發展戰略 >
亳州:站在千億新起點 揚帆起航再出發
發布時間:2019-02-21 文章來源:未知 瀏覽次數:
亳州:站在千億新起點 揚帆起航再出發



我市中醫藥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中藥材種植面積超120萬畝,高標準編制了《亳州“世界中醫藥之都”發展規劃(2018-2030)(討論稿)》……
2018年以來,我市圍繞“全力打造世界中醫藥之都,奮力走在皖北振興前列”的目標定位,全力加快我市現代中藥產業發展。
產業規模突破千億
2018年,我市中醫藥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達1096.8億元,其中,中醫藥流通貿易額743.2億元,醫藥工業值318億元,種植業產值達35.6億元。
中醫藥產業首位度顯著提升。我市編制完成《世界中醫藥之都(安徽亳州)建設發展規劃》,協同推進全產業鏈發展。
現代中藥產業集聚發展基地產值313億元、增長10.8%,179個重大藥業項目完成投資142.5億元、增長36.7%,在全省考核中獲評A檔。
加快基地建設,推動產業集聚發展。我市搶抓被省委、省政府列為第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的歷史機遇,把現代中藥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建設擺在核心位置,重點在項目建設、招商引資、企業培育上下功夫,構建全產業鏈條跟進的平臺和企業支撐體系。2018年,全國中醫藥百強企業已有57家落戶我市,3家本土企業入選中華民族醫藥百強,新獲批GMP生產企業14家、總數達175家。
去年,轉入藥品技術品種6個、待轉入394個,報批中藥配方顆粒品種1294個,吸引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品種303個,引進獸藥品種2個。破壁飲片生產實現新突破。
2018年國際(亳州)中醫藥博覽會暨第34屆全國(亳州)中藥材交易會以“打造世界中醫藥之都,讓人類更健康”為主題,中醫藥展邀請全國800多家藥企參展,參展企業同比增長60%;簽訂貿易協議28個,簽約金額36.2億元;簽約投資項目59個,項目總投資518.2億元。
中醫藥產業融合發展
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120.1萬畝,其中標準化種植面積34.1萬畝,占計劃的28.4%,獲評為中藥材安徽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中藥材種植已達400多個品種,中藥材種植面積5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合作社、家庭農場、企業共294家,中藥材種植面積100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合作社、企業共20家。
按照“在全市新增50萬畝中藥材種植規模”的目標,通過與縣區中藥材種植大戶和企業的調研座談,我市篩選出適合我市大面積種植的中藥材品種有23個,確定了11個重點發展品種。對9個中藥材品種繁育基地的畝成本效益和自然災害險的保費進行了測算,提出了種植規模在1000畝以上、且種植1-2品種的補貼標準和財政投入費用。
我市還發揮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主體作用,采取“公司+基地”“公司+合作社+農戶”等多種形式,加快推進規范化種植基地、種子種苗組培繁育基地、“十大皖藥”道地藥材種植基地和中藥材初加工基地等“四大基地”建設,指導糧農向藥農轉變,帶動藥農致富增收;實施“中醫藥+文化旅游”戰略,成功躋身首批“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加快推進亳藥花海休閑觀光大世界三期項目、中華中醫藥博覽園等重點文化旅游項目建設,實現了中醫藥產業與文化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
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我市充分發揮集聚發展基地優惠政策優勢,帶動各方資源向中成藥和提取項目傾斜,推動自主創新,支持轉型升級,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壯大公共服務和科研平臺。以國家科技部“火炬計劃”中藥特色產業基地和國家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安徽)建設基地為重點,實施現代中藥科技重大專項,開展科技創新工作。目前,全市共有國地聯合中藥類工程研究中心2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0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個、高新技術企業54家、離岸孵化中心5家,國家級中藥材檢測中心通過驗收,全國首個中藥材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評議基地落戶亳州。與中國檢驗檢疫科學院合作建立亳州分院,中技所(亳州)科創服務中心正式掛牌成立。
出臺專項扶持政策,增強企業持續發展能力。我市出臺促進藥品技術轉讓、研發和培育的扶持政策,設立首批10億元的藥品技術轉讓和研發專項基金,鼓勵、支持企業藥品技術轉讓。積極培育中藥大品種、大品牌,新增九方制藥公司葛酮通絡膠囊、華佗國藥公司救心丸2個品種進入國家醫保目錄,濟人藥業公司疏風解毒膠囊由國家醫保目錄乙類品種升級為甲類品種。大力推進新品研發,九方制藥公司牡荊素填補了全省中藥一類新藥的空白,被列為科技部“十三五”重大專項,北京皇島植物膠囊(亳州)有限公司海藻多糖植物空心膠囊填補了我省此類產品生產空白,現代中藥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在研新藥品種13個。
著力打造“誠信藥都”
2018年,我市印發了《中共亳州市委亳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建立五大工作機制推進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建立藥業產業長效發展“五大工作機制”:以推進中藥產業轉型升級為目標,建立導向明晰的發展機制;以構建質量保證體系為核心,建立覆蓋全環節的追溯機制;以落實責任為重點,建立規范高效的監管機制;以規范生產經營行為為抓手,建立獎懲并舉的誠信機制;以社會共治為基礎,建立齊抓共管的協同機制。
我市堅持把建設誠信藥都作為立身之本,深入開展藥品藥材生產經營綜合整治行動,著力將亳州市建成全國中藥材質量管理優秀、全鏈條質量有保障、人民群眾信賴的示范區。
去年3月28日,市政府印發《2018年亳州市藥品藥材生產經營綜合整治行動方案》,成立以市長為組長的綜合整治領導小組,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為期半年的藥品藥材生產經營綜合整治工作,做實做細,不達目的決不收兵。
在中藥材專業市場,共檢查藥材經營攤位約12000家、固定門店約1800家,責令整改約70家。在藥品生產領域,已飛行檢查生產企業215家次,發現缺陷約1400項,收回GMP證書約20張。在藥品流通環節,對全市73家藥品批發企業進行全覆蓋檢查,限期整改約50家。在城鄉接合部,累計查處非法加工場所約130個。
2019年,我市將認真落實《世界中醫藥之都(安徽亳州)建設發展規劃》,堅持創新驅動、產業融合、開放合作、品牌帶動、質量提升“五大戰略”,全力建設世界中醫藥文化傳承、全球中醫藥貿易、中醫藥產品制造、中醫藥健康服務“四大中心”,打造中醫藥傳承創新、人才聚集、綠色發展“三大高地”,把亳州打造成一個產業規模、創新能力、品牌塑造、文化建設等方面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的“世界中醫藥之都”。 (李勝雨 蔣加磊 張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