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展播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企業展播 >
自主創新內練50載 江淮品質行天下
發布時間:2015-05-22 文章來源:未知 瀏覽次數:
|
||
中安汽車 2015-05-18 16:48:10
|
||
中安在線5月18日訊 50余年來,江淮汽車從一個瀕臨破產的老國企成長為如今中國汽車行業的領軍品牌,半個世紀的風雨兼程靠的是江淮人艱苦奮斗的毅力和自力更生的決心。 面對如今汽車市場復雜的競爭形勢,江淮汽車用差異優勢向國際市場縱深挺進——近三年中國自主汽車品牌出口數據顯示,2013年行業下滑了7%,江淮汽車出口增長了8%;2015年一季度,行業下滑12%,江淮汽車出口增長22%。 而這一組組振奮人心的數字背后又隱藏了江淮人多少的汗水與智慧、堅持與夢想?記者近日深入江淮汽車廠,探訪了新老兩代江淮人背后的故事。 自主創新筑造江淮汽車50年資深老品牌 ![]() 勞動模范劉益順 江淮汽車前橋廠退休老同志劉益順向記者分享了他“江淮生涯”30余年的感悟。劉益順上個世紀80年代調到江淮汽車廠工作,工作認真,任勞任怨,經他手裝配的車橋幾乎沒有返修率,先后多次被評為勞動模范等稱號,1990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劉益順回憶,自己1977年河北“跳槽”至江淮廠,原因是想照顧獨居的年邁母親。“來之前覺得汽車制造廠一定是設備一流,沒想到結果卻讓我大失所望。不僅設備不行,整個裝配車間亂七八糟、烏煙瘴氣,把那些機架工人員都熏跑了。” 盡管如此,由于當時身處計劃經濟時代,江汽廠的汽車依然供不應求??墒呛镁安婚L,改革開放的大門一開江汽廠無疑走進了“死胡同”。劉益順說:“我們廠在計劃經濟下已經習慣了,抵抗風險能力很低,在享受不到原材料供應配給與產品銷售配額指標的時候,廠長會拉上80多人的隊伍去全國各地推銷,把‘要發財買江淮’的標語喊遍大江南北。瀕臨倒閉時,廠里甚至會接做沙發、溜冰鞋等各種短工來支撐。” 即便在最困難的時候,江淮汽車依然堅持獨立自主發展。劉益順告訴記者,1990年的江淮汽車制造廠,企業陷入低谷,舉步維艱。沒技術、沒產品、沒市場,當年的江淮,除了一片破敗的廠房和幾條陳舊的生產線之外,幾乎再無其它。即便如此,江淮廠硬是依靠自主創新辟出一條新路,置之死地而后生。 當時,我國的商用車產品只有貨車底盤可以裝載,隨著客車市場的不斷擴大,市場對客車舒適性、安全性的需求越來越高。江淮看準了這一時機,決定搞客車專用底盤的研發,但是,缺錢、缺技術,以江淮當時的狀況,什么都干不了。廠里干部經過討論決定:賣掉發動機生產線換錢。 1990年當年,國內第一條客車專用底盤,就是在現任江淮汽車掌門人的安進和同事們掄著大錘的手中誕生的。沒用多久時間,江淮的客車底盤在全國一炮而紅,訂單不斷。1993年,江淮的底盤產銷量突破了萬臺。其生產的7米底盤占到了全國市場80%的份額。自此,江汽的發展勢如破竹,不可擋也。 劉益順表示,“江淮精神”最重要的就是“有志氣”,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依然堅持獨立自主發展,依靠“江淮人”自己的雙手和智慧不斷努力和創新,一步一步度過難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馬凱來到江淮汽車考察調研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情況時就曾經贊嘆,江淮汽車堅持自主創新不動搖,不斷追求卓越不停步,真正地把自主創新驅動戰略當成企業生命力之所在,精神值得肯定和發揚。在這種精神的指引下,相信企業會有更大的發展。 追求完美成就江汽海內外客戶心中好口碑 跨過舊世紀,走進新時代。江淮汽車除了注重產品技術的不斷創新,更對客戶的滿意度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 ![]() 最美汽車人沈靜 看到江淮汽車質量部沈靜的黝黑皮膚時,記者就知道他“一年有八個月在外面跑實驗”這句話絕不是吹牛。用戶們可能不知道,江淮汽車在出廠后,都要經過嚴格的“四高一山”試驗才能最終過關送至用戶手中。 什么是“四高一山”?沈靜介紹,自2005年以來,江淮汽車逐漸形成一套完整覆蓋“高濕、山區、高溫、高原、高寒”的“四高一山”極端環境適應性試驗體系,測試的目的是考驗零部件及整車性能在各種工況下的產品可靠性。“新疆吐魯番高溫試驗,溫度50℃。海南高濕試驗,濕度85%。青海格爾木高原試驗,海拔4750米。黑河高寒試驗,溫度-40℃。汶川的山路、壞路試驗。每一款車型,只有經過這樣的千錘百煉,江淮才能放心。” 沈靜說:“我們很多的合資品牌,包括獨資品牌,也有中國人在里面工作,平常我們都在交流,但是實際操作的時候完全靠我們自己一點一點摸索,摸索出來的結果才能為我們所用。所謂用錢去換技術是換不來的。中國品牌對技術是一點一點摸索來的,是需要時間的積累和每個汽車人的奉獻和付出而換來的。” 除了驚艷設計、極限性能,如何憑借產品質量征服挑剔的消費者?沈靜心底的答案其實很簡單,“發現細節之中的期待,解決細微之處的問題”。一輛車四五十個問題點,沈靜逐一進行比對,長期歷練之后,這個看似粗獷的大男人變得如此“處女座”。 沈靜曾經碰到了同悅車型出風口長時間使用累積灰塵,小刷子清理也不太方便的問題,為此,沈靜和產品設計部門特地將出風口改為360度旋轉的形式,日常無需使用時,車主們還能將出風口撥片收納起來。這一設計思路,逐漸在其他平臺車型中得到延續。一處簡單的優化,開始源源不斷地滿足全新需求。江淮人便是在這一點一滴的專注中,滿足客戶全方位需求,想客戶之所想,締造百分百客戶滿意的各種性能。 除了高密度的試驗以外,沈靜還常常去用身體感知。“我們安董事長跟我說過一句話,他說沈靜你不要太相信儀器,老百姓的口碑很重要,他買車他不會去測量,他通過自己的眼去看,去摸,去坐,去開。他得來的數據是我們用試驗數據測不出來的。所以我們試驗的團隊一定是站在客戶的角度去學習,去感知。” 對于夜間車內燈光色調的配置上,沈靜便如“處女座”人一般精益求精。沈靜說,德系的車子,很多儀表都是火紅色的,火紅色晚上你開時間短感覺不到,時間長了會對視覺產生疲勞。沈靜便想換一些和諧的燈光色調,“因為人勞累一天的時候,特別是黃昏,眼睛又疲勞,人又很不舒服,如果燈光非常舒服的話,即使下大雨,車里面空調又好,小曲一聽,很舒服就回家了。”對人性化的配置的不斷追求,才能營造我們中國品牌里面的內在質量。 風雨半世紀,老一代江汽人用堅實的臂膀撐起企業前行的動力,而新一代江汽人用孜孜不倦的追求助力企業在發展路上越走越遠。因為這些可愛的“江汽人”們,我們有理由相信,江汽的下個五十年會更好!(記者汪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