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健康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美食健康 >
合肥城隍廟 如何打造徽派老街的城市地標
發布時間:2016-08-15 文章來源:未知 瀏覽次數:
合肥城隍廟 如何打造徽派老街的城市地標
中安在線訊 城隍廟自從改造伊始,就吸引了全城人的注意。作為合肥歷史的代表景點之一,城隍廟承載著無數老合肥人的記憶。經過改造的城隍廟,青石街道、粉磚黛瓦、飛廊亭臺,這樣的建筑風格與徽文化的歷史文化背景相適應,體現了安徽特有的文化和風貌。
然而,半年多來的運營,城隍廟的商業模式呈現冰火兩重天態勢。除了二樓的小吃夜市有較高人氣,一樓的老商戶,更多仍處于清淡狀態。賣完“記憶”,能否繼續火下去?城隍廟改造似乎還面臨更多的考驗。

傍晚7點左右,城隍廟逐漸熱鬧起來。
一樓老商戶生意冷清 追憶盛年光景
8月1日下午5點,連日高溫在臺風到來之前逐漸收斂,室外絲絲涼風陣陣襲來。
陳大姐經營的服裝店在城隍廟一期的北頭,50平米大小,掛滿了琳瑯滿目的服裝。在這里30元可以買一件襯衣,40塊錢就可以買一條褲子,然而偌大的店里,卻鮮有人光顧。
陳大姐索性站在了門口,和隔壁的店主聊起天來。城隍廟改造開街以后,陳大姐是這里的老商戶,第一批入駐;政府兌現了承諾,租金還是和3年前一樣。
滿懷著希望搬進來,然而現實卻像是冷水,澆在了陳大姐的身上。
“街道比以前漂亮了,環境也比以前好了,然而生意卻越來越差”。陳大姐給記者算了筆賬,一年房租20多萬元,然而這一天下來營業額只有兩三百元。“感覺自己快撐不下去了”,陳大姐長長地嘆了口氣。
“19元一件T恤”、“39元一雙鞋子”、“49元的褲子”……各種手寫的價格標簽插在沿街曾經熟悉的地方。然而在這些商戶的眼里,改造后的城隍廟卻變得陌生起來。
“太冷清了”,來自淮北的陳大哥在這里經營一家個性T恤店,一臉愁容地他指指街面:“人氣根本不能與以前相比,即使是白天,也沒有幾個人過來”。順著陳大哥手指的方向,偌大的街面,三三兩兩的顧客,早已不現以往的光景。
“我在這里干了十幾年的生意,可是怎么也沒有想到,今天做生意這么難”,陳大哥說他也不知道能堅持多久,關了店自己又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