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訪談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名家訪談 >
打造品牌,守住文化——專訪徽墨傳承人汪培坤
發布時間:2016-01-04 文章來源:未知 瀏覽次數:
打造品牌,守住文化——專訪徽墨傳承人汪培坤 | ||
|
||
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胡開文墨廠是由清乾隆年間馳名海內外的中華老字號徽墨名店——胡開文墨店繼承發展而來,創建于1782年,至今已有兩百多年,1989年被定為"全國輕工業重點骨干企業"、1993年評為第一批"全國旅游商品定量生產企業",擁有涉外參觀,出口產品免檢和自營出口權。企業占地面積9600平方米,擁有固定資產500多萬元,現有員工256名,其中各類技術職稱人員為84人,年產徽墨60噸,書畫墨汁150噸,各類文苑盒60萬個,是全國規模最大,技術力量最雄厚的專業生產經營單位。下面讓我們走近胡開文墨廠廠長、徽墨制作的代表性傳承人汪培坤。汪培坤出身徽商,祖上在上海做生意,直到他的父親輩,依舊是“滬籍徽商”,他的外公是一位比較開明的民族資本家,1959年,一家人被動員回到黃山市。 從師名門 學雕刻——竹雕、木雕、硯雕,在徽州,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不說別人,單說硯雕大師吳水清,他的竹雕、木雕、石雕工藝出類拔萃。解放初,北京人民大會堂安徽廳的工藝布置,有9名大師參與,其中徽州7人,吳水清是其中之一。汪培坤就跟吳水清學雕刻,竹雕、木雕、石雕、硯雕,樣樣都做。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民族手工工藝走著潮起潮落的曲折道路,汪培坤憑著過硬的雕功進了屯溪工藝美術廠,當過班長,當過硯雕車間主任。他在精心鉆研硯雕的同時,還關注曾有過輝煌歷史的徽州漆器工藝。1978年,汪培坤被任命為工藝廠副廠長,分管硯雕和漆器。同時,廠里成立了工藝美術研究所,汪培坤任所長。 別看這僅僅是個小廠里的研究所,卻幾乎集中了三百年徽州雕刻及文房四寶制作的英才骨干,十幾個人,個個是“武林高手”。汪培坤在跟隨他們學習的同時,還經常利用外出參觀、觀摩的機會,見識了各種古墨、古硯臺、古漆器,也就是從這時候開始,他著力收藏民間古墨和古硯。觀摩與收藏,對汪培坤所起的作用之大,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他走南闖北,每到一處,什么都可以不看,但必須看古墨,看古硯;遠遠近近的“圈內人”,很快就知道汪培坤是個有錢收購古墨、古硯的人,于是各種古墨以及大小方圓各種硯臺,不時有人送上門來。 燈光下,將一錠錠古墨和一方方古代名人硯臺捧在手里,欣賞把玩,汪培坤心里總會產生一種特別的感受。閑時,他開始模仿古人,雕起古硯。 |
||
標簽:徽墨 傳統手工技藝 汪培坤 | ||
編輯: 實習生:黃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