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交流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經驗交流 >
黃山各地文化改革發展可圈可點
發布時間:2016-07-25 文章來源:未知 瀏覽次數:
黃山各地文化改革發展可圈可點
根據黃山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統一部署,日前,黃山市委宣傳部牽頭,會同文化、統計等部門組成督察組,對黃山市三區四縣及市直有關部門上半年文化改革發展工作進行督察。黃山市各地高度重視文化改革發展工作,不斷轉變觀念,采取有效措施,亮點紛呈。
屯溪區積極探索徽州古民居市場化保護利用的新思路、新方法。1-6月,全區打造新型業態7處,引進民俗客棧、酒吧咖啡吧、藝術會館等業態,成為文旅結合新亮點。規范徽州古民居修繕管理程序,穩步開展古民居產權流轉,完善隆阜邵珍珠戶、南溪南村吳韻言戶等清代古民居平臺交易審核備報。外邊溪項目目前還在進行古建筑修繕和恢復重建,并積極申報中央第三批專項資金。在綜合目前市場經濟環境和政府財政情況的前提下,該區正積極對接,爭取由有經濟實力、有相關成功案例、有旅游文化類項目策劃運營經驗和能力的專業團隊接手,對外邊溪進行包裝營銷、運營管理,讓歷史街區重新煥發生機。
徽州區印制《扶持產業發展實施意見》,對新獲國家級、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的規上文化企業及新獲國家級、省級非遺傳習基地的規上文化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對年度自營出口達一定數額的文化企業給予物流費用補助。
黃山區積極推動文化與其它產業融合發展,整合非遺民俗元素,打造品牌亮點,指導區內文化企業和相關單位開展祭祀軒轅黃帝典禮、筍竹文化節、太平猴魁茶文化旅游節、玫瑰花節等多種形式的文化節慶活動,促進“文化+”融合發展。
歙縣完成手機臺建設和歙縣FM101.8交通音樂廣播開播。去年9月,投入50余萬元創建“歙縣手機臺”,具備視頻、圖文功能,實現臺報合一,使得在外發展的15萬歙縣人能及時了解家鄉新聞,突破了傳播瓶頸,截至目前瀏覽量達到340萬人次。今年5月,歙縣FM101.8交通音樂廣播開播試運行;7月1日,戶外電子終端顯示屏試運營。此外,今年6月下旬啟動歙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師帶徒”育才工程,啟動建設歙縣非遺產業園,規劃建設安徽徽州歷史博物館。
休寧縣編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圖冊》,對13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制作電視專題片進行宣傳。同時挖掘優良家風家訓,投入30萬元在溪口祖源村祖源堂建成“好人館”,在流口鎮茗洲村整理《吳氏家典》,積極建設休寧“家訓館”。
黟縣協調推進古民居流轉試點工作,投資6820萬元,完成縣衙區域改造政府片房屋征收和北街立面13幢古民居改造,12個古村落整治穩步推進,6戶8幢古民居地塊摘牌成交。落實文化企業稅收獎勵和設備購置補助政策,積極爭取服務業事后獎補政策,累計補助文化產業資金62萬元。
祁門縣著力推進非遺傳承保護,結合古村落保護發展,實施活態傳承和對外展示,打造目連戲、儺舞、徽州祠祭、采茶撲蝶舞、游太陽等原生態性非遺傳習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