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文化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海外文化 >
瑞典企業文化管理之道
發布時間:2015-04-10 文章來源:未知 瀏覽次數:
瑞典企業文化管理之道
|
時間:2015-03-30 13:10:11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 |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企業管理已由經驗管理、科學管理向文化管理邁進。瑞典是當今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社會福利最好的先進工業化國家之一,在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排行榜上,瑞典長期處于前10位。因此,研究瑞典獨特的企業文化對我國的企業文化建設大有益處。
以人為本
只有充分發揚民主精神的企業才能做到真正的“以人為本”。平等是民主的基石,而瑞典正是世界經濟論壇評出的全球最平等國家。IKANO是瑞典最大的商城之一,IKANO的領導和員工,能集中表現平等精神。平等意味著沒有特權,沒有等級觀念。在IKANO,平等氛圍無處不在:在公眾場合根本分不出誰是老板誰是員工,大家見面都直呼其名,清潔工和老板同桌進餐,員工更不需要為老板讓座,每個人都活得很有尊嚴。在IKANO,員工可以隨時和老板探討問題,老板聽得非常認真,看不出一絲敷衍。IKANO只是瑞典企業的一個縮影,瑞典的企業都善于聽取員工的意見,注重與員工的溝通和交流,員工的在企業的經營發展中有很大話語權。瑞典社會普遍認為,在一切資源中人是最寶貴的資源,企業高度重視員工的主體地位和作用,給予員工優厚的待遇并提供培訓進修的機會,“以人為本”的理念真正深入人心,這就是瑞典企業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和競爭力的基礎。
遵紀守法
瑞典是一個高度法治的國家,有著非常完備的法律體系?,F代瑞典人對規則和法律的尊重更勝于他們的祖先。今天的瑞典,法律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瑞典每年新生效的法律、法規、條例達數百項之多。瑞典企業對遵紀守法有著高度的自覺性,將其視為企業對社會的責任。瑞典企業在經營中所要涉及的法規有很多,筆者僅舉環保為例。瑞典的《環保法》把環境保護具體化和制度化,企業是環境保護的重要主體。瑞典企業認真貫徹執行《環保法》,將治理環境污染的成本轉化為企業的經濟成本。本著“誰生產,誰負責”的原則,所有企業都自覺承擔對廢棄包裝和廢棄物回收利用的義務,大量原先被焚燒和填埋的廢棄包裝及廢棄物得到重復利用,既減輕了環境負擔,又節約了資源。瑞典企業這種遵紀守法的意識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給瑞典帶來了清新的空氣和優美的環境,達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
開放的國際觀
瑞典人具有國際性。大多數瑞典人基本上都會兩種以上外語,有的甚至能夠流利地說中文。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瑞典的跨國公司和知名品牌紛紛搶占中國市場,利樂、愛立信、ABB、伊萊克斯、宜家、薩博、沃爾沃和H&M等著名公司已經為中國人民所熟悉,它們的強勢進入,帶有海盜式的侵略性。以利樂公司為例,利樂在全球共有48家銷售公司、45家包裝材料和封蓋廠以及11家灌裝機組裝廠。利樂憑借先進科技手段,通過免于冷藏的紙盒、紙袋包裝,改變了中國消費者的生活方式?!斗磯艛喾ā烦雠_前,利樂公司占有中國95%的無菌紙包裝市場,屢被質疑為無菌紙包裝市場的壟斷者,瑞典企業強大的國際競爭力由此可見一斑。瑞典企業的全球戰略決定了瑞典國家的外向型經濟模式。近年來,瑞典的進出口額占同期GDP的比例均在70%以上,并長期居高不下。瑞典企業開放的國際觀為國家創造了巨大的社會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