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供應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需求供應 >
合肥亮出2018“成績單” 2019年這些大工程將開建
發布時間:2019-01-09 文章來源:未知 瀏覽次數:
合肥亮出2018“成績單” 2019年這些大工程將開建 |
時間:2019-01-09 10:04:02 鏈接來源: 作者:趙越 |
關鍵詞: |
內容提要: 1月8日上午,合肥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開幕。今年的合肥市《政府工作報告》稱,2018年預計全市生產總值增長8.5%,財政收入1378.3億元、增長10.2%。
|
1月8日上午,合肥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開幕。今年的合肥市《政府工作報告》稱,2018年預計全市生產總值增長8.5%,財政收入1378.3億元、增長10.2%。2019年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生產總值增長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快于經濟增長,高定位建設國家科學中心,加快建設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
入選全球科研城市50強
2018年,合肥創新型城市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四個一”創新主平臺加快培育,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扎實推進,濱湖科學城拉開框架,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到3.24%。
一年來,合肥堅持下好創新“先手棋”,集聚創新要素,激發創新活力。其中,國際聚變能聯合中心正式成立,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園區順利開工,量子創新院、中科大高新園區等全面建設;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00多戶、總數突破2000戶,全市發明專利授權量達到5700件。
全超導托卡馬克裝置首次實現1億攝氏度等離子體運行,中科大18個量子比特糾纏刷新世界紀錄,首款國產量子計算機控制系統在肥誕生,穩態強磁場、同步輻射等一批國之重器在科學星海中閃耀光芒。
入選全球科研城市50強,“大力培育創新平臺、助力產業發展”典型經驗獲得國務院通報表彰。
合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00元
在民生方面,2018年合肥市民生支出859.8億元、占財政支出85.6%。城鎮新增就業突破25萬人,居民收入增長快于經濟增長,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1300元、20200元,增長9%左右。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
建成中小學27所、幼兒園56所,市區中小學午餐服務工程覆蓋率超過98%;統籌縣(市)城鄉低保標準,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政策,推進居家養老服務三級中心建設;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部中心及產業園啟動建設,濱湖智慧醫院一期建成。
新開工棚戶區改造安置房超過2萬套,綜合整治老舊小區173個;新建57個城市閱讀空間。建成體育健身場所173個。
生態建設取得新進展。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全面展開,PM10、PM2.5平均濃度下降8.8%、14.3%,連續5年實現 “雙下降”,空氣質量明顯改善。
2019年這些大工程將開建
高定位建設國家科學中心。規劃建設合肥濱湖科學城,強力打造“四個先行區”。大力構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2+8+N+3”創新體系,加快聚變堆園區和國際聚變能聯合中心建設,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和國家智能語音創新中心,開工建設合肥超算中心,推進合肥先進光源、大氣環境立體探測等預研。強化與中科大等高校院所合作,促進市校深度融合,主攻應用技術轉化,建設開放型協同創新平臺。
開工建設合新高鐵、新合肥西站、巢馬城際鐵路,加快建設合安高鐵,積極推進合寧高鐵,爭取商合杭北段建成通車。加快推進新橋機場二期,力爭開工建設通用機場。完成合寧、合蕪、合安高速擴容工程,全力實施德上高速合樅段、岳武高速東延無岳段、商宣高速、合六葉高速擴容工程。
開工建設合六南通道,加快推進巢廬路、軍二路、新蚌埠路等國省干線建設。開通運營軌道交通3號線,加快建設4、5號線和1號線三期工程,積極推進2、3、4號線延長線和6、7、8號線,加快規劃S1號線。建成郎溪路高架、裕溪路高架等重點工程,開工建設暢通二環改造工程。
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學校,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統籌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建成中小學26所、幼兒園45所,加快推進合肥六中、合肥九中、市特教中心、合肥幼專新校區等項目建設。擴大中小學午餐服務工程保障范圍,多形式試點“課后三點半”服務。大力發展智慧教育,推進家校共育,深入開展新優質學校創建。健全校外培訓機構管理長效機制。加大農村教育投入,保障農村教師待遇。
責任編輯:劉紅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