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戲曲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學戲曲 >
安徽曲藝作品榮獲第九屆中國曲藝“牡丹獎”
發布時間:2016-10-20 文章來源:未知 瀏覽次數:
安徽曲藝作品榮獲第九屆中國曲藝“牡丹獎”
中安在線訊 第九屆中國曲藝“牡丹獎”獲獎結果于10月15日晚在江蘇徐州揭曉,包含18個曲種的4大類20個獎項花落各家,由安徽省曲協報送,孫銘澤、周玉峰創作的數來寶《第三者》榮獲“牡丹獎”(文學獎),陳璐璐創作的群口相聲《一奶同胞》獲文學獎“提名獎”,李翔等表演的小品《幸運精靈》獲表演獎“提名獎”。
中國曲藝“牡丹獎”是由中國文聯、中國曲協共同主辦的全國性曲藝專業獎項,每兩年評選一屆。本屆牡丹獎是全國性文藝評獎改革后曲藝界的第一次評獎,獎項由6類減少到4類,明確將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堅持把社會效益、社會價值放在首位,既看作品,又重人品作為評獎的導向。本屆評獎從2月至9月,經過報送、初評、分賽區比賽、終評四個階段,最終從132個申報節目獎、154個申報表演獎、83個申報文學獎、137個申報新人獎的作品和人員中,評出節目獎5個,表演獎6個,新人獎5個,文學獎4個,共20個。這些獎項包含了18個曲種,覆蓋全國各地、各民族以及部隊系統。
2014年以來,省文聯在全國率先組織開展了“我們的沃土我們的夢”安徽省千名文藝家下基層和再出發下基層主題實踐活動,省曲協響應號召,積極組織全省廣大曲藝工作者奔赴江淮沃土,融入安徽脈動,把筆觸集中百姓,與群眾零距離接觸。本次獲獎的3件作品,均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采風創作作品,經李慧橋、夏芹等老藝術家親自指導并多次推選參加區域性曲藝展演,反復打磨提升,最終角逐“牡丹獎”評選,榮獲大獎。(記者宋藝)
作品介紹:
數來寶《第三者》
作品以數來寶為主要表現形式,融入了相聲和快板書的藝術特點。作品取材于手機控、低頭族,通過“丈夫”的訴苦,擬人化地將“手機”比喻為夫妻之間的“第三者”,講述了由于“妻子”對手機的過度迷戀,導致家庭生活受到干擾的故事。作品用諷刺夸張的表現手法和典型的曲藝藝術表演模式,將嬉笑怒罵自然地融入到一個個故事中,映射了在飛速發展的時代,部分人存在的精神空虛、情感冷漠、性格虛榮等一系列人性和社會問題,引人反思。
群口相聲《一奶同胞》
作品以主人公升官為切入點,講述了主人公升任局長,后因以權謀私受到法律制裁的故事。故事用相聲嬉笑怒罵的形式,將主人公身邊的荒唐事、荒誕人帶入其中,反諷那些投機取巧、希望通過拉關系謀私利的人和事。作品契合當前反腐倡廉的社會主題,一方面警示為官者不應以權謀私,為一己私利鋌而走險,一方面告誡為民者,切勿投機取巧,通過暗箱操作謀取私利。
小品《幸運精靈》
作品講述的是一個剛提拔為處長的人,妻子和女兒為他過生日,送給了他一個特殊禮物——一個能穿越前后年代的遙控器。他隨時光穿梭機前往5年后,發現自己因受賄、貪圖享樂、腐化墮落而自殺。他在夢一般的境遇中醒來時,卻發現這是自己女兒和妻子對他的忠告,因此深深地感悟到,要常懷感恩之心,做一名對黨忠誠、對家人負責的好干部。